返回

文档页面

首页

笔墨酣畅气韵生 其人其画—袁辉东

2020-11-23

→点击查看更多内容



袁辉东

号若愚,玄同斋主,雅号“齐鲁大袁”,职业画家,山东淄博人。1999年,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展览国画,中央领导布赫、高占祥等参观并接见后,在文化部参加了笔会。2006年,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,2007年拜中央美院副院长朱乃正教授为师学习深造,朱院长并题词“千淘万沥虽辛苦,狂沙吹尽始到金”以勉励。

现为: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、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、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、淄博市书画艺术家联谊会主席、中国九部委授予“中国著名优秀艺术家”、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授予“当代名家”、中国文联授予“世界华人优秀艺术家”。


在近几年中,国画、书法作品近三十次在全国、省级大赛中获金、银、铜等奖项。入编各类典籍30余部,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机关友人收藏。其中《双清图》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,被文化部选送俄罗斯美术家之家收藏并永久展出。创作的大型壁画被多家大学、政府机关、部队等采用。

最近创作的《百虫图》手卷、《百鸡图》长卷、《山水图》长卷、《四季飘香》长卷,还有四条屏、巨型山水图,被部队首长、国际友人、政府领导收藏。


笔墨酣畅气韵生

凡有成就的画家大都是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笔墨面貌,近年来通过对袁辉东先生绘画艺术的研究,我们不难发现,他在用笔、用墨方面独特的面貌,以及深厚的功力。袁辉东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,始终注重气与力的运用,总结出正运、侧运、疾运、渴笔等一整套用笔经验,这使得他的作品在不自觉间注入了一种气势和神韵,并形成了沉着老辣的独特风格。


欣赏袁辉东的作品,尤其能从中感觉到他用笔的华润、灵变、严谨、洒脱与苍劲,作品中所透射出的枯润相宜,老辣生风的画风,体现出对他的正、侧、顺、逆、转折等笔法的灵活运用,无论小品或巨作,均挥洒于无拘束的随意之间,如巨作《千年古木正逢春》,以书入画,以景入墨。十分强调线条的厚实、朴实,运用干笔,破笔等笔法,使之苍劲生键,使之形象简练,使之气势磅礴而又意味隽永,彰显了画家的功底神韵。
袁辉东的花鸟画“笔无常法,别无心机”,多用于涩飞白之笔绘制。比如作品《沐春风》,通过水的清浅和空间的深远,溶于大自然之美,画出了一派仙鹤悠然,浅底立水的欢悦气势,给人一种形神兼备,情韵俱美的感觉。作为中国画的语言,笔墨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画的灵魂,袁辉东在心摹水追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“笔是筋骨,墨是肌肉,笔可是形似,墨可得墨韵”的学术理论,以及“积、破、浓、淡、焦”的用墨方法,形成了泼墨自然,随机灵变、淋淋漓漓和淡墨中见物,浓墨中见情的用墨风格。



→点击查看更多内容